如果说中国文学是一江汪洋恣肆的春水的话,红学则是其中一朵最洁白的浪花。“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司马迁之外,再也没有人像曹雪芹这样把全部的深情和才华倾注在自己的作品中了。正因如此,《红楼梦》才会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作为全面反映中国封建社会风貌的百科全书,其内涵的浩瀚深广奥妙莫测值得世人永远探索。面对着这部巨著,许多人都有一种高山仰止的茫茫感,想真正领略这座高峰上的无限风光,却不知从何处起步。近日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志武教授评点的《红楼梦》读本,就是一根向人们悄然递来的红学拐杖,它将引导每位有志于红学的人攀登《红楼梦》这座文学高峰。
点评《红楼梦》早已有之。自脂砚斋开始,先后出现了不少点评大家,如护花主人王希廉、太平闲人张新之以及洪秋蕃、哈斯宝等。他们凭着自己对《红楼梦》独特的领悟能力,从思想和艺术的诸多方面对《红楼梦》作了深切的探寻,不同程度地揭示了《红楼梦》的许多奥秘,给后人不少有益的启迪。“长江后浪推前浪”,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的当代学者王志武先生,踏着前人用心血筑成的《红楼梦》评点阶梯,经过数载的潜心研究,向人们献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一部完整的评点《红楼梦》之作。
与前人的评点相比,王先生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评点的传统———以精当的指点、练达的语言、简洁的论述取胜,又融入了西方文论的严密逻辑和统一观点,集文论与评点为一体,融鉴赏与学术为一炉,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评点系统,成为《红楼梦》爱好者和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参考著作。王先生评点《红楼梦》的系统性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环环相扣,互为表里、互相映衬的评点方式。王先生的评点采用三种方式;回前评、回末评和夹评。三者既各有重点、自成体系,又相互呼应。回前评着重揭示作品的主旨和结构。具体进行时则是先就每回的框架和思想论述分析,然后再站在全书的角度上鸟瞰指点。其气度恢宏之势如登高望远,让读者对《红楼梦》每回乃至全书的网状脉络和结构一目了然。回末评重在阐述艺术手法,其方式如梳淑女秀发,条分缕析、细致编织,把《红楼梦》艺术上的容貌光彩与风流韵致展示读者眼底。夹评是一些提示、抉微与阐发,有感悟,有赞叹,有品味,有评论,也有遐思与遥想。虽然多是片言只语,却闪烁着王先生的隽思妙想,如月光下湖面的粼粼波光,呈现的是另一番研究者心目中的红楼风貌。
形式是内容的载体。贯串三种评点方式始终的新颖独到的学术思想,是王先生评点系统的第二个特点。自《红楼梦》诞生以来,对其主题的探讨可谓是众说纷纭而又莫衷一是。作为一个诚笃扎实的学者。王先生好学深思,不俯仰随俗,通过长期的探寻,他别开生面地提出了自己的独到见解———《红楼梦》作为一部人生悲剧之作,主要矛盾在王夫人与宝玉之间展开。矛盾的焦点则是弃黛娶钗还是弃钗娶黛。矛盾斗争的结果则是随着宝玉的出家而双方同归于尽,“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从而演绎了一出人间悲剧。这一学术思想成为王先生评点《红楼梦》的中心线索。在《红楼梦》研究界,这不仅自成一家之言,也体现了一个真正学者不苟与人同,也不强与人异的脚踏实地的科学求实精神。
多姿多彩的语言风格是王先生评点系统的第三个特点。读王先生以前诸多学术之作,感到它们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语言风格,那就是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如一湾秋水般的滟滟无华,具有沁人心脾的魅力。而这部评点之作,王先生却宕开一面,随着回前评、回末评、夹评方式与内容的不同而建立了多彩多姿的语言风格。回前评几乎篇篇都是严谨完整的论文格调,语言以在旁征博引、左右逢源之下的洋洋洒洒雄辩滔滔为特色。回末评大多简短深邃,使用的语言因而是刀削斧正、指点江山似的峭拔。夹评部分或议或评,或感或叹,或思或想,所以是随意自然,不拘一格。有的幽默风趣,有的委婉细腻,有的冷峻严正,有的疏淡平和,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但莫不如远山的呼唤,体现着王先生对作品的真知真情,读来入情入理,韵味无穷……
由王先生的著作而想起了他为人为学的一贯风格,内心更生敬佩之情。多年来,王先生一直以执着的追求精神在古典文学研究领域里默默耕耘,虽然教学任务繁重,学术之作出版又是那么艰难,却仍见他一本接着一本的出书,一篇一篇地发文章。清贫的物质生活,清冷的书案劳苦,从未动摇过他为学的信念。在许多文人因诸多的不平衡而痛苦迷茫,重新寻找精神家园的时候,王先生依然故我走着自己的研究之路。这与其说是一种执着,不如说是一种情操。我想,就像千千万万呕心沥血、艰辛求索执着于自己专业的学人学者一样,王先生正是用自己的独特方式在寻找自我,重建自我,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